重磅!高清大图!《句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重!磅!消!息!
近日,市规划局公示了
《句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草案)
公众意见征询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
透露了未来近20年句容发展的蓝图
赶紧来看看
规划范围
(一)规划区范围
句容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386.4平方千米。
(二)中心城区范围
东、南至句蜀路、243省道和104国道,西至规划汤句路和市界,北至规划汤丹路和122省道,总面积117.38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
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城市性质与城镇化发展
(一)发展定位
长三角西翼绿色创新发展区,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南京都市圈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二)人口规模
1、市域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68万人,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80万人。
2、城镇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城镇人口42万人,城市化水平61.8%,其中中心城区28万人。
2035年市域城镇人口62万人,城市化水平77.5%,其中中心城区42万人。
发展目标和战略
(一)发展目标
加速推进宁句同城化进程,努力提高各项事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建设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良、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新句容,将句容市打造长三角西翼绿色创新发展区、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南京都市圈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确保2020年达到苏南地区区域现代化的目标,至2035年,经济建设方面努力缩小与苏南地区整体发展的差距,城乡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方面逐步实现与苏南地区基本同步。
(二)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积极推动同城化发展;统筹发展,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交通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品质提升,彰显生态人文特色。
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协调的思路和原则
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背景,把握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机遇,以跨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推进协调共同发展为目的,积极推进与南京、镇江市区及周边县市的协调。
(二)与长三角东部地区的协调
对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积极融入苏南板块,加强承接区域优质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促进句容产业的转型和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长三角重要的文化生态休闲基地。
(三)与南京市的协调
继续实施“同城化”战略,主动融入南京、服务南京,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区,推动空间布局、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全方位协调。重点推进句容—汤山、仙林-宝华、龙潭-下蜀、郭庄-湖熟等同城化前沿地区的协同发展。
(四)与镇江市区的协调
保护宝华山—十里长山生态廊道,强化沿江工业片区与高资地区港口协作和产业错位发展,推动与镇江市区西南部的旅游联动发展,加强轨道、高快速公路的对接。
△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示意图
市域规划
(一)市域空间组织
按照“融入区域格局,推进宁句同城化发展;优化城乡体系,推进集中集约发展;统筹城乡空间,推进特色差异化发展”的空间组织策略,市域构建“一带八片区”城乡空间布局
“一带”指对接南京城镇发展带;
“八片”——中心城区和宝华镇、下蜀镇和郭庄镇共四个城镇集聚发展区,宝华山、茅山、赤山湖三个旅游区,白兔、春城(茅山)、边城、后白、天王等镇构成的中部都市农业发展区。
(二)城镇体系规划
构建“中心城区-镇(重点镇、一般镇)-农村居民点”三级城乡体系。
中心城区1个,包含现状城区和黄梅片区。重点镇4个,分别为宝华镇、下蜀镇、郭庄镇、茅山。一般镇4个,分别为天王、后白、白兔、边城。
(三)空间利用
按照“协同发展、保护优先,存量优先、内涵提升,集中发展,集约高效”的原则,确保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红线保护,坚持存量优化和空间拓展并重的用地发展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规划确保590.6平方千米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315.32平方千米生态红线保护区面积,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在74.4平方千米以内。
(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按照服务人口规模和实际功能需求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城乡居民便利享受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保健、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确保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权利,合理布局教育设施。按中心城区、镇、村三个层次配置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五)村庄发展
按照分类引导、因地制宜、特色彰显、配套完善的原则,规划重点村256个,特色村106个,其他村为一般村。
△市域村庄建设发展引导图
(六)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定位于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基地。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促进排名前列产业特色发展,逐步建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为7.3:42.7:50,2035年产业结构调整为5:35:60。
1+4产业布局:1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商业服务、科技创新为主4个特色园区指宝华科技创新服务区和茅山旅游区、宝华山旅游区、赤山湖旅游区。
△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七)旅游规划
按照将句容市建设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基地、文化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句容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总体定位,进一步突出“好运茅山、福地句容”的主题形象。
按照区域联动、整合提升、文化驱动、产业互动的策略,以立足都市圈、面向长三角为目标,积极融入南京环城休闲游憩带,发挥沪宁、宁杭、宁镇三条区域交通走廊对区域旅游服务的支撑作用,依托市域城乡公路系统,构建“一城三区多园,全域发展”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八)综合交通
1、目标和策略
构筑宁句一体,以轨道交通、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各类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区域一体、系统衔接、生态持续”的总体发展目标。重点构建宁句多层次的复合通道,加强与区域交通系统的整合衔接;实施交通设施及政策差别化供给,调控出行结构,引导交通流合理分布;以轨道站点、客运枢纽高可达性引导周边地区集聚开发;以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枢纽与游客集散中心相结合,引导市域旅游业发展。
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快速干道方式40分钟内通达南京主城,轨道方式35分钟内通达南京2号线马群站;快速干道40分钟通达镇江中心城区、宁扬-宁马城际轨道20分钟内通达镇江。句容中心城区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主要乡镇15分钟内上高等级公路网。市域主要乡镇30分钟通达中心城区,乡镇之间60分钟内相互通达,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达到100%。
2、铁路
“四横三纵、客货分离”的铁路线网格局。“四横”为沪宁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宁常沪城际铁路,“三纵”为宁杭城际铁路、宁扬-宁马城际铁路、镇宣铁路(预留)。
3、公路
高速公路:“三横一纵”的高速网络格局。“三横”分别为沪宁高速公路、宁常沪高速公路、常马高速公路;“一纵”为宁杭高速公路。协调区域发展预留仪禄高速公路通道。
一级公路:“五横四纵”的干线公路骨架,其中“五横”分别为沿江高等级公路、国道312、省道122、省道358、省道340;“四纵”分别句容西部干线、国道104、省道243、省道266—句茅线。
其他公路:二级公路与三级公路结合镇及农村居民点设置,道路成网成环,所有镇由二级以上公路连通,镇与农村居民点、农村居民点之间采用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
4、公路客运站
结合句容城际站建设1处公路客运站,按一级站进行控制。
5、镇村交通
完善镇村交通设施,镇区道路自成系统,与市域公路网形成良好衔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度,规划镇之间基本实现一级公路连通;镇与居民点、居民点之间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
6、水运
规划3条五级内河航道,分别为大道河、便民河和句容河-秦太运河。
中心城区规划
(一)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南京都市圈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规模: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42万。严格控制增量用地,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挖掘存量用地潜力,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5.7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8.9平方米/人以内。
(二)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
发展方向:北拓西进,有序发展;控制东南,优化为主。
总体布局结构在 “两带两园”的生态和功能特色空间的基础上构建“三轴六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带两园”指句容河—肖杆河绿带、黄梅河绿带和句容湖郊野公园、长龙山郊野公园。“三轴”:“十字形”华阳路城市发展轴、宁杭路-隆昌路城市发展轴。“六区”分别为城中片区、城南片区、城西片区、城北片区和黄梅片区、下荫坝片区。
(三)土地利用规划
推进用地结构逐步优化,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合理设置新增建设用地功能,保证公共设施、城市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环境品质提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5.73平方千米,其中居住用地约占33.1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占9.07%,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占10.25%,工业用地约占15.61%,道路广场用地约占17.2%,公用设施用地约占0.69%,绿地约占13.37%。
(四)中心体系
规划“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中心体系。市级中心1处,为老城中心区,通过城市更新升级,改善环境景观和交通条件,有序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片区中心4处,指城北片区中心、城南片区中心、下荫坝片区中心和黄梅片区中心,以服务所在片区为主。社区中心结合居住用地布局设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要求。
△中心城区中心体系规划图
(五)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14.8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9.0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9.88平方米。其中市级文化中心2座、市级体育中心2处、综合医院5所、卫生防疫站1所、句容福利中心1所。
(六)商业服务业设施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68.6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25%。。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主要载体,形成“市级—片区级别—社区级”三级商业中心体系。
综合商业服务:老城中心区;
现代商业商务:城北片区中心;
生活服务:黄梅中心、杨塘岗站周边;
文旅服务:下荫坝恒大文化旅游城;
专业商贸:正阳汽配城、通宁路商贸城、洪武路商贸城。
(七)居住及其配套设施
居住用地151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33.19%,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6.14平方米,新增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规划居住用地形成10个居住社区,按服务半径800-1000米设置独立社区中心6个 ,为居民提供包括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商业金融服务、邮电设施等服务。
△中心城区居住及其配套设施规划图
(八)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以句容湖、长龙山、乌背山等郊野绿地和沿句容河—肖杆河、黄梅河绿地结构性绿地为依托,结合沿路绿地构建网络状的绿地系统结构。大型郊野绿地:句容湖郊野公园、长龙山郊野公园等;公园绿地:黄梅中心公园、黄金坝公园、句曲公园、葛仙湖公园、文化公园、洪武路公园、崇明公园、侯家边公园8处;重要带状绿地:黄梅河带状绿地、肖杆河滨水绿化带、句容河滨水绿化带、玉清河绿化带、石狮路绿化带、隆昌路绿化带6处。
绿地规划:规划绿地广场用地611.43公顷,人均面积14.56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园绿地10.86平方米。
(九)城市空间特色
特色景观体系结构:规划形成“两带三轴、一心多点、连点成网”的空间景观格局。两带:指依托句容河—肖杆河和黄梅河形成的生态风光绿带串联城市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和绿地开敞空间。三轴:“十字形”华阳路和宁杭路-隆昌路城市景观轴,是彰显城市活力的景观轴。一心多点:老城中心景观区、城北中心景观区、城南中心景观区、黄梅中心景观区及公园绿化景观节点、入口景观节点;连点成网:依托“一环两轴”和次要景观轴线,串联重要景观节点,形成完整的景观系统网络。
城市风貌景观分区:分生态风貌区(句容湖郊野公园、黄梅河郊野公园)、传统风貌区(城中片区)、现代风貌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和黄梅片区)、产业风貌区(城西片区)。
(十)综合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
坚持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构建多方式协调发展、交通设施差别化供给、运行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
2、道路系统
主干路: (七横八纵) ,路网密度1.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七横”分别为:凤冠路-容腾路、宝华山路、隆昌路、福地东路-福地西路、文昌路、华阳东路-华阳西路和二圣路。“八纵”分别为:碧桂园大道-赤山湖路、黄梅河路、洛阳河路、石狮路、宁杭快速路-宁杭北路-洪武路、华阳南路-华阳北路、容城大道-东昌南路-东昌中路-东昌北路及高骊山路。主干路红线宽度基本为40-65米。道路断面采用四块板形式。
次干路及支路:形成完善的次干路网络,平均间距约400-600米,路网密度1.8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红线宽度基本为30-34米。道路断面基本采用一块板或两块板形式。规划支路间距控制在 100-400米。支路红线宽度基本为12-24米,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
3、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S6线沿宁杭北路-宝华山路-容城大道-东昌北路-东昌中路-宁杭南路布置,句容境内设黄梅站、宝华山站、杨塘站、东大街站和句容站,共5站,预留黄金坝站。在S243以南、华阳南路以东,设置车辆段和综合车场一处。
路面公交:中心区的公交线网密度不低于 4km/km2。沿华阳南北路、福地路、华阳东西路、隆昌路、石狮路和东昌路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补充轨道交通服务。规划布局公交停保场1处,公交枢纽站7处。
4、慢行交通
为自行车、步行交通创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倡导慢行交通加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
建立慢行专用路与林荫慢行廊道相结合的慢行道路系统。中心城区慢行专用路形成“双环放射”的网络结构,“双环”是结合黄金闸河-句容河-肖杆河-隆昌路北侧绿带、环句容湖设置的两个环形慢行专用路。
主要市政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充分利用南京、镇江的供水资源,全面推进区域供水。以长江和北山水库作为句容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现有句容湖、二圣水库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市域规划新建增压站7座,其中北部片区2座,中部片区2座,南部片区3座。
△市域给水工程规划图
(二)排水工程
排水体制:按雨污分流制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
△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图
污水工程:扩建现状句容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中心城区的综合污水;黄梅片区南侧规划一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黄梅片区污水;新建石狮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西部工业片区部分污水。宝华镇污水纳入南京仙林污水处理厂和东阳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下蜀镇污水纳入龙潭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边城镇、白兔镇和茅山(春城)污水由设在白兔镇东部白兔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天王镇、茅山镇和后白镇污水由设在后白镇的后白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郭庄镇污水由郭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村庄污水可根据村庄分布与地理条件,就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采用沼气化粪池、有动力处理装置、氧化塘、植物处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集中或相对集中收集处理污水。
△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图
雨水工程:高水高排、低水机排。适度提高雨水管道规划标准,中心城区设计降雨重现期一般采用2-3年,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采用3-5年;镇、村设计降雨重现期采用2年。
△中心城区雨水工程规划图
(三)供电工程规划
全市较大用电负荷为93.33万千瓦。
新建1座华电句容电厂,位于下蜀镇桥头农场,规划容量为4台900兆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设置1座华晟生物电厂,2×15兆瓦机组。
在句容东部地区,新建1座500千伏句容变;共设9座220千伏变电站,设27座110千伏变电站。
△市域供电工程规划图
△中心城区供电工程规划图
(四)通信工程
邮政:中心城区保留3座邮政局所,新建7座邮政支局。
通信:全市设置电话端局18座,即保留扩建现状10座,新建8座。保留现状移动通信局所;结合公建用地建设营业中心、交换机房等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网络,中心城区按0.5~1.0千米的网络覆盖半径设置移动通信基站。
广电:保留并扩建位于中心城区的全市广播电视中心,作为市域网上的核心机房,下联乡镇二级机房。
△中心城区通信工程规划图
(五) 燃气工程
天然气成为中心城区与宝华、下蜀、郭庄、边城等镇的主要气源,其他地区以液化气为主要气源。预测全市天然气年用气量需求约为1.24亿标立方米/年。天然气气源主要来自西气东输、川气东送。
△市域通信燃气环卫工程规划图
△中心城区燃气工程规划图
(六) 供热工程
规划在城区西北侧(致远路以东与福地路以南)新建一座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站,作为城区工业用的集中热源。沿洛阳路、华阳西路、石狮路敷设DN200-DN300供热管道,向周边工业地块供热。
(七)环境卫生设施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方式处理为主。
综合防灾
(一)防洪
长江防洪:近期江堤按“长流规”确定的设计标准全面达标。远期江堤按100年一遇设计水位加十级风浪标准达标。
区域防洪:沿江地区河道防御南部山丘区洪水设计标准按54年实况设计(实况降雨与长江实况潮型遭遇)。秦淮河干流及句容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城市防洪:按城市发展规模近期防洪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规划期末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
(二)抗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句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三)消防
中心城区消防站采用一级站的标准进行配置,共规划设置7座消防站;其中保留现状标准普通消防站一座,特勤消防站1座,规划小型普通消防站5座。
(四)人防
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着眼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按战时留城人口为城区总人口的40%,人均人防工程面积1.5平方米,需建设人防掩蔽工程面积为25.2万平方米。
来源:市规划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