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有产权房将扩围至非户籍常住人口!

看房姐 2018-09-28 08:14:1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扩围,没有户籍的也能申请! 今天,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完善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供应政策。《意见》将在今年10月8日起实施。 根据《意见》,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范围新增人群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规定标准分值(120分)、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扩围,没有户籍的也能申请!

今天,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完善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供应政策。《意见》将在今年10月8日起实施。

根据《意见》,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范围新增人群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规定标准分值(120分)、已婚、在上海无住房、在上海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符合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的非户籍常住人口。

非户籍常住人口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与上海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采取同一标准,即实施政府定价,且购房人产权份额应当不少于50%。

具体供应时,采取计划单列、总量控制、以供定需、轮候供应方式操作。今年内,上海将选取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开展非户籍居民家庭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先行试点,待评估完善后,适时在上海范围内推开该项工作。

对非户籍常住人口开放供应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是在进一步加大供应的基础上扩展的,将不影响上海户籍居民家庭申请的正常供应。

据悉,本次扩围是在继续做好上海户籍中等或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保障,保障力度只增不减、保障房源确保供应的基础上,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聚焦在上海创业、稳定就业的,长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市民,有序将持证年限较长、学历层次高、符合上海产业发展导向、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非户籍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此外,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房屋管理部门了解到,上海第六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审核和摇号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已启动选房和签约等工作。10月至12月,将启动第七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工作。

截至目前,金山、崇明、奉贤3个区已完成选房,进入签约阶段。9月底之前将有松江、嘉定、青浦等区启动选房工作;后续还将有虹口、长宁、闵行等区陆续开展选房工作。根据第六批次受理情况,本批筹集了浦东、奉贤、松江、闵行、嘉定、宝山等9个大居基地、共4.5万余套房源,用于满足各区的房源调配。

今年四季度,上海将分轮次启动第七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工作。为平稳推进申请受理工作,在已完成第六批次选房的区首先启动咨询受理,其余区也将分轮次开展此项工作,咨询受理期限一般为二个月。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准入标准按照“先紧后松”的原则确定,先后五次放宽准入标准。目前住房标准是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收入和财产标准为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下、人均财产18万元以下。上海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可以纳入政策覆盖范围。

按照中央要求,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平稳有序地推进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的各项工作。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累计签约购房约9.2万户。

政策原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6日

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四位一体”、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现就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本市“四位一体”、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深入发展,努力加大住房保障供应,有序扩大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范围,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先进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一个属性。坚持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属性不变,将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对象稳妥有序扩大至非户籍常住人口,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各类对象住房困难问题。

——聚焦两类人群。聚焦本市户籍中等或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大供应力度,应保尽保;聚焦常住人口中在本市创业、稳定就业的人员尤其是各类人才、青年职工,重点解决持证年限较长、学历层次高、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导向、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居住证持证人住房困难问题。

——保障两个基本。坚持“保基本、讲公平、可持续”,在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中等或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住房保障,保障力度只增不减、保障住房确保供应的基础上,有序将持有居住证达到规定年限,在本市无房、已婚、长期稳定工作并正常缴纳社保且符合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本市住房基本保障范围。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基本准入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申请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2.在本市无住房;

3.已婚;

4.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5年;

5.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

(二)定价

与本市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采取同一标准,即实施政府定价,且购房人产权份额应当不少于50%。

(三)申请审核

原则上按照本市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相关规定执行,并根据居住证持证人的特点,作如下规定:

1.申请家庭。居住证持证人应当以家庭为单位提出申请,且家庭限于申请人、配偶及其未婚子女。

2.申请地点。居住证持证人应当在单位注册地所在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3.诚信申报。相关对象在申请时,应当提交诚信承诺,承诺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婚姻、住房、收入和财产等基本信息,并对申报信息和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违反诚信承诺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操作方式

1.计划单列。进一步增加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量,在不影响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的前提下,增加房源用于向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供应。供应额原则上应当不少于向本市户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对象供应额的20%左右;房源供应充足的郊区,可根据辖区房源情况,适当扩大供应规模。

2.轮候供应。申请家庭数量较多时,通过轮候供应方式操作。由居住证持证人工作单位注册地的街道(乡镇)和区住房保障机构分别负责初审和复审审核,区住房保障机构定期组织申请家庭摇号排序和供房选房。

3.房源渠道。郊区以区为主,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配建保障性住房房源;中心城区可申请由市属保障性住房基地统筹房源,实施轮候供应。

(五)供后管理

1.居住证持证人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必须用于家庭自住,区住房保障机构不收取政府产权份额部分租金。

2.居住证持证人取得不动产权证未满5年,不得转让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或购买商品住房。因特殊情形,确需转让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该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由区住房保障机构依申请程序回购。其他应当回购事宜,参照本市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相关规定执行。

3.居住证持证人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并同期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5年,自有产权份额部分,可向其他符合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转让或由区住房保障机构回购。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购买人购买商品住房的,应当先将该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转让给其他符合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或由区住房保障机构回购。转让给其他符合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性质和政府产权份额不变。

4.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由区住房保障机构回购的,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款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各区政府作为推进该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落实具体承担单位或部门,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确保相关工作平稳有序实施。

民政部门依据房屋管理部门申请,做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事项变更准入工作。根据居住证持证人收入、财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婚姻、收入和财产核对工作。

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核查申请对象在本市住房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核查申请对象居住证积分、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

税务部门负责核对申请对象在本市纳税情况。

公安部门负责核对申请对象居住证持证情况。

(二)加大房源建设供应力度

根据房源建设进度,抓紧安排建设任务指标,加大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房源建设工作效能。适当提高保障性住房项目容量,确保房源及时建设和供应。

(三)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及时释疑解惑,提高政策透明度,为相关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考核管理

按照“全市统筹、属地管理”的原则,完善市、区协调推进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与供应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加强对各相关部门尽职履责情况的检查和督办。

本实施意见自2018年10月8日起实施。

来源:上观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